科技下乡万里行3批专家走进遂宁 为乡村振兴赋能添智_信息
2023-04-24 08:01:57 全景遂宁

科技下乡万里行活动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、补齐农村人才技术短板、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举措。2021年以来,全省先后选派3批专家走进遂宁,在农业、林业、生态环境、水利等领域开展百余次帮扶指导活动,为遂宁乡村振兴作出了巨大贡献。

科技下乡万里行水稻产业技术服务团专家查看水稻育苗情况。吴奉家 摄

人才下沉


(相关资料图)

高效赋能乡村振兴

“走,去田里看看水稻苗……”4月19日,在科技下乡万里行活动专家遂宁见面会后,科技下乡万里行水稻产业技术服务团首席专家、四川农业大学教授马均马不停蹄来到安居区三家镇绍兵家庭农场,查看水稻育苗、“稻虾共生”养殖情况。 

今年是马均对口支持安居区水稻产业发展的第三年。时刻关心安居水稻的发展,已经成为他的习惯。 

“在每年水稻育播、生长、收割等关键农时,我们都会深入种植户,到田间地头开展实地指导。”马均介绍,除了实地指导,服务团成员还开展实地调研,形成调研报告,提出技术帮扶路径,提供决策依据;对遂宁乡村振兴本土人才开展面对面、手把手知识传授,帮助当地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等更好发展,培养一批带不走的农村致富带头人和技术骨干,同时进行成果推广。 

绍兵家庭农场业主旷世力对马均一行的到来尤为开心。在马均带领的水稻产业技术服务团指导下,今年绍兵家庭农场流转土地600余亩,首次进行“稻虾共生”养殖。 

“在专家指导下,我们实施了稻田养虾、稻田养鱼等,达到一水两用,实现粮虾双收。不仅提高了大米品质,还节约了劳动力成本。”旷世力说,实施稻田养虾后,每亩稻田可产水稻580公斤以上,产小龙虾150-200公斤,种养亩均纯收入6000元。通过农田流转和投入劳动力等方式,带动周边农户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。 

在遂宁,“科技下乡万里行”技术服务团的成效不止体现在农业产业上。 

两年来,5个农业专家技术服务团培育科技示范户40余户,开展“师带徒”结对培养本土人才35人,培养技术骨干人才50余人,指导建立科技示范基地20余个,推广新方法、新技术、新模式30余项(个);水利建设服务(126)团开展现场和网络技术指导40余次、培养技术骨干人才3人,形成调研报告8份;生态环境服务(123)团组织人员深入遂宁181个土壤污染风险源开展现场调研,完成《遂宁市土壤污染风险源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——遂宁市土壤风险源调研》等调研报告,并为遂宁捐赠价值2万元的生态环境专业书籍186册。

政府搭桥

科企联手破解难题

这两天,射洪市污泥处理厂格外忙碌。除了负责射洪市的污泥处理,还要承接遂宁其他地方的污泥处理。 

“在专家团指导下,公司的污泥发酵速度提上来了,产能也上去了。”射洪市污泥处理厂厂长姚然告诉记者,去年,市生态环境局带来省上的生态环境服务团专家,让一直困扰该厂的污泥发酵速度慢难题得到圆满解决。 

射洪市污泥处理厂的问题能够圆满解决,离不开市生态环境局的“牵线搭桥”。 

“前期,我们在全市征求生态问题时,了解到射洪市污泥处理厂的问题。”市生态环境局党委办公室主任曾前勇告诉记者,了解到射洪市污泥处理厂的需求后,局里迅速和生态环境服务团的专家联系,约定时间前往企业解决问题。“每年我们都会在全市征集需求,然后带专家上门解疑答惑。同时,通过‘师带徒’结对培养机制,采取‘影子跟岗’‘线上培训’等方式,组织培养对象参与帮扶活动,培育一支‘带不走的人才队伍’。” 

记者了解到,科技下乡万里行活动启动以来,我市各相关部门对标专家研究领域,精准梳理产业项目,全面收集帮扶需求,积极主动求学求教,抓点带面示范带动,找准症结、共谋出路。同时做好科技成果转化,力求促成一批校地合作项目,建设一批产学研基地,实现科技帮扶、科技成果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。 

另一方面,我市还与专家本人和专家所在单位建立常态联系,将科技下乡万里行与市上重点工作任务紧密结合,力争打造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、产业示范基地、专家服务站等平台,让帮扶成效“最大化”。

(全媒体记者 范晶)

相关新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