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年间,上海市民文化节让一大批市民走上梦想舞台。(上海市民文化节供图)
(资料图)
■本报记者 李婷
距离2023年上海市民文化节启动还有九天时间,将参加“城市美育日”主会场展演的儒雁飞艺术团白领舞蹈队近期忙得不亦乐乎。舞蹈队成员来自各行各业,有教师、设计师、工程师等,白天大家忙于本职工作,下班后马不停蹄聚在一起排练,抓紧时间一个个“抠”动作。
十年前,从首届上海市民文化节舞蹈大赛起步,这群零基础的舞蹈“小白们”跳进了上海国际体操中心,登上了上海国际舞蹈中心、上海文化广场的舞台,甚至走出上海,身着海派旗袍走进央视春晚,把改良的太极舞蹈跳到米兰世博会……去年,她们还“跨界”参加了上海市民文化节沪语大赛,团队和团长的沪语朗诵双双进入“百强”。
对于千千万万的群众文艺团队及文艺爱好者,上海市民文化节是一个圆梦的舞台。十年间,这个真正属于百姓的节日共举办了81项人气爆棚的市级赛事,培育各类百强团队和个人8000余支(名),让一大批怀揣艺术梦想的市民走出自娱自乐的小圈子,登上心目中曾经遥不可及的艺术殿堂。在这里,“我的节日我做主”,市民成为主角和主力,尽情自我展示、自我服务、自我教育,以实际行动生动诠释:人民城市,人人可出彩!
搭建圆梦舞台,让“观众”成为“主角”
“提到国际文化大都市,我们很自然地会联想、对标巴黎、纽约、伦敦、东京的剧院、图书馆和文化设施的数量,对标高端文化人才多少。”上海戏剧学院客座教授毛时安认为,其实,有一项隐性的比较难以量化的要素——生活在其中的市民艺术素养,这是城市文化的基座。上海市民文化节在做的就是这件事,它以每年超过4万项、累计40万项的文化活动,和每年2000万上下、十年计两亿的参与人次,释放潜藏在千百万普通市民中令人难以想象的巨大文化能量。他们在这个平台上大胆自我表现,尽情绽放艺术梦想,展现昂扬的精神面貌。
许多人或许还记得这样一幕:2013年11月3日,流光溢彩的梅赛德斯—奔驰文化中心内,入选首届上海市民文化节合唱大赛“百强”的101支优秀合唱团队共13000多人齐聚一堂,在知名指挥家曹鹏的指挥下共同唱响《欢乐颂》。有队员难抑心中的激动,说:“能登上明星开演唱会的舞台,真是做梦也想不到啊!”
市民写作大赛、市民书法大赛、市民手工艺大赛、家庭音乐会大赛、中外家庭戏剧大赛……上海市民文化节不断创造机会,让更多人站上高规格的舞台。比如,群众舞蹈团队展示进入国际体操中心展演,少儿美术作品进入中华艺术宫展出,音乐家庭展示进了上海东方艺术中心,而保利大剧院、上交音乐厅等都承载过市民的梦想,展示过鲜活动人的百姓故事。
即便没有进入市民演讲与朗诵大赛“百强”,“白天挥刀斩肉、夜晚挥笔写诗”的鲁传江依然获得了瞩目。他上台朗诵自己创作的《在肉铺里奏响梦想之歌》,激励了平凡的劳动者努力奋斗、追求梦想……
发挥长尾效应,让“主角”成为“主力”
用心为百姓“筑梦”、用情为百姓“圆梦”,上海市民文化节还为优秀文艺团队和个人提供场地、师资、经费等扶持,并将其推介至上海公共文化配送体系或其他平台,发挥长尾效应,让“主角”成为“主力”。比如,从市民相声大会脱颖而出的田耘社,参与公共文化配送的足迹已遍布上海16个区。据领衔主演赵松涛透露,最多的一年,他们参与的市、区、街镇、居村四级配送总计达近百场,其中以村居最多。近些年来,田耘社在全市已有了一定影响力。
一批优秀文艺团队和个人从上海市民文化节出发,走上更广阔的展示、交流舞台,成为展现上海城市风采的重要力量。上海市民文化节中华传统经典诵读大赛“小达人”、八岁能背700首古诗文的张人匀和他的爷爷,走进了中央电视台《中国诗词大会》。从上海市民文化节舞蹈大赛起步的梦蝶舞团,步履不停地登上各大舞蹈比赛、电视媒体和专业剧场的舞台。如今,这个平均年龄53岁的舞蹈团体仍在不断突破自我,61岁的团长李若莉说:“在人生的每个阶段,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去享受舞蹈。”
伴随着文化获得感提升,市民对这座城市和所在社区的认同度、归属感不断攀升,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亦被极大激发。松江区“百姓明星”文化志愿服务项目,依托区文化馆,培育文化志愿者近千名,并探索出文化志愿者孵化模式、文化志愿者动态服务模式等创新举措,荣获“全国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奖”。闵行区创建的沪上首个广场舞自治组织——“市民文化广场管理协会”,用文化自治的模式化解社区矛盾,将广场打造成优美和谐的公共文化空间。曹杨“夕阳圆梦”活动、虹口“菜场书屋”项目、东方曼哈顿“熟人社区”计划等,构建起市民自治网络。十年来,上海市民文化节不仅成为全国公共文化领域的“金名片”,还入选了上海十大“社会治理创新项目”。
“大多世界城市社会治理经验表明,举办各类大中型文化节庆活动,形成具有根植性的多元参与氛围和城市文化,是提升和变革人的思想及行为方式,激发社会活力的根基所在。”上海社会科学院“上海文化发展的理论与实践”创新团队首席专家郑崇选表示,上海举办的市民文化节,对特大城市创新社会治理具有多重价值和意义。